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媒体融合蓬勃发展之际,我校为深入实施共青团宣传思想产品化战略,增强青年思想引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共青团往网上去的青年服务工作,团委组织开展了新一期新媒体人才训练营。课程涵盖7次理论学习、4次项目指导、3次实践考察、初期成果孵化,一整个月的时间,80余名来自各个学院的研本学员在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呈现出极具创意且多元化的作品。
新视野·拓展多媒介运营干货
本次训练营聚焦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由奋战一线的新闻工作者、经验丰富的新媒体运营者、来自各学院的资历丰富的老师等行业专家担任课程导师,以提升上海师大青年新媒体人才的格局和视野、增强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新闻人的眼睛,一个瞄准黑暗,一个看向光亮”,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编导、《人间世》第二季总导演秦博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新闻工作者们幕后工作的艰难险阻,传达了作为新闻人的追求和能量。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华以“信息茧房”“视觉中国事件”等大众所熟知的事件为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文化现象,并强调了培养版权意识的重要性。新闻晨报记者荀澄敏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发现校园好故事”。青年报社品牌活动中心策划运营的陈晨琪以丰富的新媒体内容案例呈现“青春聚力新媒体”的课程主旨。
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周书与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徐哲纯从抓住读者心理、增强新媒体影响力两方面,阐述了高校新媒体工作的意义与内涵。在读期间荣获多项全国级平面设计奖项的1909Design设计总监、校友宋振深情讲述,在荣誉面前,坚持和汗水才是成功的奠基石。上海释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腰果青年”创始人、校友赵唯宏将其创业过程概括为:经历多+奇思妙想+实践活动=自主创业,为学员开拓了新的生涯规划思路。
新孵化·创新新媒体项目成果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创造力,学员们跨学院、跨专业合作,开展了小组项目作品孵化。训练营邀请多名导师开展项目指导,进一步帮助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新媒体作品创作中。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昭以新媒体平台投放广告为例,与学员一起解读了新媒体语境下广告传播探索的要点。教育学院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负责人吴振华从画面质量、影视艺术、影视语言三方面加深了学员对电视摄像基础知识的掌握。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教师叶珽从“动”“画”“影”三大基本要素展开,介绍了动画创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吴嘉祺向学员们展示了版式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以提升学员们对信息传递和审美两方面的感知力。
结业仪式上,各小组进行了项目作品的展示,作品《毕业季,你是否选择留在上海?》《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伟德BETVlCTOR1946》获评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通过平面设计、H5互动、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学员们可喜的学习成果。
新实践·初探融媒体行业新象
在开设理论学习课程与项目指导的同时,训练营还组织了三次课外实践活动,为学员们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开阔媒体视野。
学员们前往上海电影博物馆,在了解上海电影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对电影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华东理工大学团委的“小花梨工作室”,学员们与工作室负责人们就媒体运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员们还考察了上海盛世天橙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上海文化创业年度人物、优秀校友陈嵩从企业经营经历的介绍让学员们感受到,从事各个行业的工作都需要具备“互联网+”的宣传思维。通过学习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学员们在新媒体技能的训练中,不断向复合型新媒体人才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校团委将继续为全校新媒体人才提供一个提升自身宣传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平台,相信在训练营互联网思维的指引、系统的课程设计、专业的导师启发下,上海师大学子能够把握发展的机遇,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夯实理论基础,熟练媒体技能,在“融媒体”时代使全体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